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全本库

笔趣阁全本库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只想当富婆摆烂 > 第359章 暗卫们的心思

第359章 暗卫们的心思(1 / 1)

转天一早,莫小让伙计找了家装裱铺,把太爷爷那页手稿也装裱起来,配了个红木框子,放在自己房间里的书桌上。

帮工伙计们路过正厅,总忍不住抬头瞅那五个金字,连干活都比往常多了几分仔细。有回李婶揉面时念叨:“胡老太爷这话在理,咱‘惠民楼’的生意好,不就是因为街坊们日子好过了,才舍得花钱买咱们的东西?”莫小听见了,没接话,但很开心,好多人已经开始理解了,这块牌匾的意思。

莫小偶尔会在闲下来,翻阅剩下的手稿,字里行间全是过日子的实在劲儿。有天莫大柱从莫家村回来,瞅见正厅的匾,挠着头问:“小妹,这字从哪弄的?看着挺厉害。”莫小指着念给他听:“民富则国稳。太爷爷给写的,我去牌匾铺给拓印下来了!”

莫大柱瞅了半天,似懂非懂地点头:“是不是说,咱老百姓过好了,国家就安稳富强了?”莫小笑着点头,忽然觉得胡老太爷的话,经这么一解释,倒比刻在木头上还让人记牢。

“大哥!你还记得不?”莫小扬了扬手里的册子:“太姥爷那会儿总说,咱这‘惠民楼’就像是‘中军帐’,得窗明几净,不然客人来了像进了乱营盘,下次指定绕着走。”

莫大柱正用袖子擦册子上的灰,闻言直点头:“咋不记得!他老人家每天天不亮就拄着拐杖去擦门脸,说‘中军帐得亮堂,军心才齐整’。有回我起晚了没扫台阶,他硬是让我捧着扫帚在门口站了半个时辰,说这是‘罚站岗’。”

莫大柱忙活完蹲在地上,手指头抠着地砖缝里的泥,回忆起往事瓮声瓮气接了句:“当时还有咱‘惠民楼’里的酱菜坛子,太姥爷都让按高矮排得跟列兵似的,说‘粮草得归置明白,打仗才不慌’。上次我贪省事把新腌的黄瓜坛子随便塞在角落里,被他用烟袋锅敲了脑袋,说我这是‘乱放军械’,得军法处置,罚我和坛子们站了两个时辰。”

莫小翻到最后一页,发现夹着张泛黄的药方子,边角都卷成了波浪,上面是太姥爷那笔龙飞凤舞的字:“生姜三片,红糖一勺,治风寒;碱面半两,热水一盆,擦糊锅。”旁边还画了个咧嘴笑的小人,举着个写着“便民”俩字的小旗子。

“大哥,你看太姥爷写的这个!”莫小把药方子抽出来:“太姥爷这哪是记药方啊!这是教咱‘拥军爱民’。前儿个巷子西头的刘奶奶说她家糊锅底了,我照着这法子给送去半袋碱面,老人家乐呵得给咱‘惠民楼’送了把自个儿种的小葱,这不就是太姥爷说的‘军民鱼水情’?”

莫大柱挠着后脑勺嘿嘿笑:“那我今儿去后厨,不光瞅面发得咋样,再问问厨房师傅,中午能不能多蒸两屉菜饽饽,给街口茶摊的陈大爷送俩去。他之前经常帮咱们打听小道消息,昨儿个还说想吃咱楼里的玉米面饽饽呢,这就是‘慰问友军’了。”

一起商量事的管事儿也“噌~”地站起来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:“那我找老张叔‘查岗’回来,顺便把咱楼里腌的糖蒜给胡同口的孩子们分点,孙老爷子不是说‘优待小兵,才能长士气’嘛。”

莫小看着大家伙儿又一阵风似的往外跑,莫大柱出门时走的急,差点被门槛绊着,嘴里还嚷嚷着:“哎哎,慢点跑,别跟散兵游勇似的!”,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。她把那本“兵法”小心翼翼地放进樟木箱里,十分宝贵他们。

窗外的日头慢慢往西边挪,把‘惠民楼’的影子拉得老长,像个稳稳当当的大靠山。门口传来莫大柱跟卖包子的街坊打招呼的声音,热热闹闹的,混着蒸笼里飘出来的面香,让人心里踏实得很。

莫小摸了摸樟木箱盖,想着:太姥爷这“兵法”哪是讲打仗啊,分明是教他们咋把日子越过越好,心里头暖乎乎、实打实的,比啥都强。

莫小发现一档子超级有趣的事儿,是在月初盘点库房的时候。

莫小正蹲在地上数酱菜坛子,就见后厨帮工的莫五颜端着一盆,刚洗好的菜叶子往外走,路过墙角那棵老榆树时,脚步顿了顿,树后影影绰绰站着个穿青布短打的汉子,背对着她,手里攥着个油纸包,递过去时胳膊都在抖。

莫五颜接过来,红着脸往围裙上擦了擦手,转身跑的时候,辫子梢都带着雀跃。

那汉子莫小不仅认得,还熟悉的很,是跟着自己来掖州府的暗卫之一,平时总缩在后面,脸跟块铁板似的,今儿个却像被太阳晒化了,嘴角咧得能塞个包子,简直就是一个憨憨的傻大块,谁能想到这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安慰呢?

“他们俩有猫腻。”莫小心里嘀咕,刚直起身,又瞅见管账房先生家没了丈夫的小儿媳妇,也就是管着前厅洒扫的六李嫂子,正站在井边打水。井台对面的墙根下,有个暗卫装作鞋子里有沙子,眼睛却直勾勾盯着六李嫂子挽袖子的动作,那眼神热仿佛能把井台的石头焐化。等六李嫂子提着水桶转身,他赶紧摸出块帕子擦了擦额头,好像刚才那点热不是太阳晒的,是从心里冒出来的。

连着几天,莫小特意留了心,观察这些暗卫们的动向。功夫不怕有心人,莫小终于发现后厨切菜的六王大姐身边,总有人“恰巧”路过厨房门口,手里的刀鞘碰着门框“哐当~”响,其实就是那人是想瞅她系着蓝布围裙、挥着菜刀的样子,干净利落和自己很配,睡觉都能梦到那干脆利落的样子;连烧火的武张婶家那姑娘,都被个年轻暗卫堵在柴火垛后,塞了个红绸子扎的香囊,说是“我买的,辟邪!”,气得五张婶拿着烧火棍追了半条街,骂骂咧咧的,嘴角却藏着笑,姑娘大了,都有人相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