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全本库

笔趣阁全本库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> 第928章 锦药娘

第928章 锦药娘(1 / 2)

岭南的十万大山常年笼罩在湿热的雾气里,参天古木遮天蔽日,藤蔓缠绕如巨蟒。这里居住着俚僚部落,他们相信每一座山都有灵,每一条河都有魂。而在各部族中,流传着一位奇女子的故事——她不是靠刀剑,而是靠织锦和草药守护了这片土地。

阿锦出生那年,寨子里的百年红豆杉开满了花,老人们都说这是吉兆。

她从小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喜欢追逐打闹,反而总爱跟在部落里的织锦婆婆身后,看那些五彩的丝线在织机上如何变成美丽的图案。五岁时,她已能辨认出十几种植物染料:马蓝叶能染出深蓝,苏木芯能染出绯红,黄栀子能染出明黄,葛根能染出浅紫。

“婆婆,为什么我们织锦上的图案不能随便改?”小阿锦摸着织机上半成的锦缎问道。

织锦婆婆苍老的手不停,指着上面的纹样说:“这水波纹,是纪念我们祖先渡海而来;这云雷纹,是祈求山神庇佑;这鸟羽纹,是我们俚人与疍家人的盟约...每一针每一线,都是我们族人的记忆啊。”

阿锦十岁那年,织锦婆婆病倒了,双手颤抖无法再织锦。她拉着阿锦的手说:“孩子,你有天赋,你的手能记住祖先的图案,你的心能创造新的美丽。部落的记忆,就交给你了。”

从此,阿锦接过了部落织锦的重任。她不像老一辈那样固守旧规,常常深入山林,寻找新的染料植物。有一次,她发现一种深紫色的野莓,染出的颜色比传统的更鲜艳持久;又有一次,她偶然将布料浸在铁锈水中定色,意外得到了一种独特的暗红色。

寨子里保守的长老们起初摇头反对:“祖宗传下的颜色,怎能随便更改?”

但当阿锦将第一匹用新染料织成的锦缎展开在众人面前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——那上面的色彩仿佛活了过来,深蓝如夜海,翠绿如春山,绯红如朝霞,还有那从未见过的暗红,如同干涸的血液,蕴藏着说不出的力量。

“这红色,让我想起祖父为保卫寨子流下的血。”一位老战士喃喃道。

“这蓝色,就像疍家人带我们夜渡的海。”另一位老人附和。

大首领阿隆——阿锦的父亲——最终拍板:“这不是改变传统,而是让传统更鲜活。阿锦的锦,让我们的记忆更鲜活了。”

从此,阿锦成了部落里最年轻的织锦师。

阿锦的另一个天赋,是对草药的敏锐感知。

她十五岁那年,瘴疠肆虐寨子,许多人发热、呕吐,甚至死去。部落的药师束手无策,说是山神发怒。

阿锦却不信。她注意到寨子里的山羊在啃食一种紫叶小草,而吃了这种草的山羊都没有染病。她冒险采摘回来,熬成药汤,先在自己身上试验,确认无毒后,给几个病重的人服用。奇迹般地,他们的热退了。

“这不是山神发怒,是湿热之气入体。”阿锦对族人们解释,“这种草能祛湿清热。”

寨民们起初半信半疑,直到亲眼见证病人康复,才纷纷前来求药。阿锦来者不拒,日夜熬制药汤,最终遏制了瘴疠的蔓延。

老药师羞愧又欣慰:“我守着祖传药方三十年,不如你观察山羊一次。”

阿锦扶住要行礼的老药师:“我是站在您的肩膀上啊,您教我的百种草药知识,才让我能认出这种草的药性。”

从此,阿锦在钻研织锦之余,也开始系统整理部落的草药知识。她发现伤兵常用的止血草如果与另一种藤蔓结合,能加速伤口愈合;治疗腹痛的树皮研磨成粉,可以驱赶蚊虫。她将这些都记录下来,并教会寨中妇女辨认使用。

“武能防身,药能救命,两者都是保护族人的方法。”她常这么说。

阿锦二十二岁那年,父亲阿隆在一次与邻寨的冲突中重伤不治。临终前,他召集寨中长老:“阿锦虽为女子,但智慧过人,深得民心,能带领大家渡过难关。”

按俚人传统,首领应由最勇武的男子担任,不少战士对此不满。实力最强的阿虎公开质疑:“女人当家,寨子要垮!敌人来了,她能举刀迎敌吗?”

正当争执不下时,寨外响起警报——朝廷大军压境,已破了前方两个俚人寨子,正直奔他们而来。

恐慌瞬间笼罩了整个寨子。

阿虎主张全寨青壮年正面迎敌:“让他们见识俚人的勇武!”

阿锦却摇头:“朝廷军装备精良,训练有素,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。”

“那你说怎么办?投降吗?”阿虎讥讽道。

“不,我们要智取。”阿锦平静地说,“他们不了解山林,我们了解;他们害怕瘴疠,我们不惧;他们依赖粮草,我们断其补给。”

她详细道出计划:派小股兵力诱敌深入,利用地形设伏;采集特定植物制造瘴雾;同时请疍家盟友从水路切断敌军粮道。

“说得轻巧!谁来指挥?”阿虎冷笑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