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放在三代都被追封为王爵,世袭罔替的曹国公家,显然有些太...不够看了?
咱家还能有多少家底?
你爹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?
毕氏摇头苦笑,他那人...本就视钱财如粪土,又不像旁人那般,能拉下面皮来做些伤天害理的事儿!
这些年靠的就是那些死俸禄!
闻言,李景隆心中感慨万千。
作为大明帝国开国六公之一,他不像其他出身草莽的淮西勋贵那样,打到哪抢到哪儿!
眼里只有黄的金子,白的银子!
恨不得给自已家里抢几座金山!
其麾下的军队可谓是秋毫无犯,所有的战利品也都赏给麾下的有功将士,他绝不私贪私占。
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!
李景隆想起一句台词来,心中苦笑,继续翻动账本。
嘶...第一行就让他倒吸一口冷气。
魏国公徐家,郑国公常家,宋国公冯家,卫国公邓家,信国公汤家送来的奠仪是每家都是两千两。
江夏侯周家,永昌侯蓝家,安南侯俞家,武定侯郭家等等侯爵之家都是奠仪一千两。
可韩国公李家一出手,就是整整白银六千两,外加绸缎三百匹!
韩国公李善长?
李景隆纳闷道,他家怎么送这么重的礼?
在他这具身体的记忆之中,李文忠和李善长的关系,好像没好到这个份上!
我一个妇道人家哪知道?
毕氏在旁叹气道,这些奠仪,我都让人收起来了,是不能动的!
往后这些人家,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儿吾的,咱们都得给还回去走人情的!
是,您说的对!
李景隆又翻开最下面的账本,这最下面的是什么账?
是这些年跟着你的爹南征北战,战死的部将名册!
毕氏郑重的开口道,你爹说,这些人是跟着他战死的,咱家的军功,也是人家帮着出力的!
所以不能对人家家里留下的孤儿寡母不管不顾!
这些年来,他们的家人都是咱家在照应着!
李景隆翻着账本,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人名,粗略一看不下百十多人。
百户张荣...总旗周孝先..马队千户陈六..邓氏又看向李景隆,正色道,做人呀,不能忘恩负义。
更不能言而无信。
不管咱家的日子咋样,但这些人一定要帮衬到底。
哎,朝廷那点抚恤,给的那点田地,无非就是勉强饿不死罢了!
够干什么的?
婚丧嫁娶,哪样够呀?
哎,等到那些孤儿都长大成人了,咱家也就不用管了!
李景隆合上账本,您说的对,应该的!
往后,这个家就是你的了!
毕氏似乎是说累了,站起身,开口道,儿呀,记着!
你爹刚强了一辈子,咱李家,万不能旁人家看轻了!
说到此处,毕氏停步转身,直视李景隆,既然你是李家的儿子,那这就是你的责任!
你责无旁贷!
是的,当你享受某种身份,或是某种特权的时候,那么你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