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槐树村还有很短一段路程的时候。
李暄从赵守信准备的那顶三十二抬大轿里出来了,到了轿子的走廊上看沿途的风景。
近乡情更怯。
槐树村算得上是他的第二个故乡,在大明的故乡。
扶着栏杆,李暄眺望左右两边的农田,那时候他吃的粮食,就是从这些农田里产出来的。
只不过他没有参与过种地,一直在读书。
“李公,想必是想起了过往?”
赵守信眼神儿贼好,一看见李暄有些感慨的目光,立马猜出来了几分。
李暄叹了口气:
“我就是吃这片农田里的粮食长大的,那时候槐树村很穷。”
“但陈伯跟村里那些长辈却都信我,供着我读书,识字,去赶考。”
“陈伯?”
赵守信此时又知道了李暄回西安的第二个目的,为了陈伯回来的。
而第一个消息就是,李暄要来槐树村,槐树村是李暄的家乡。
“你不知道陈伯?”
“李公恕下官目光短浅,下官只不过是一个外放的四品知府而已。”
赵守信笑笑解释:
“哪里有资格知道李公的事,若不是李公说槐树村是您的家乡,下官甚至都不知道李公和槐树村有关联。”
李暄盯着赵守信的眼睛看了半晌,发现他不像是作假。
但仍然没有把赵守信的嫌疑排除在外。
把目光转向麦田,用意味深长的口吻提醒:
“就是秦王案里的那个陈伯。”
“秦王案里有这么一号人物吗?”
赵守信第一反应是皱眉,想不起来秦王案里有一个姓陈的神仙。
而且秦王都死了多久了,坟头草都三丈高了。
但转瞬的功夫,他的眉头就舒展开了。
因为他脑子里忽然划过去一道闪电!
后背寒毛跟着就全都炸了起来!
他想起来了。
一切事情都能穿起来了!
当初秦王案的卷宗里记载,这件震惊洪武满朝的大案,一切起因!
全都是因为一件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小事。
秦王强抢了一个民女,逼死了一个人,一个小老百姓上应天告了秦王御状!
而这个平平无奇,根本都不起眼的小老百姓。
就姓陈,叫陈老三!
也就是现在,被朝廷封为三公之二,太师太傅兼领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嘴里的。